〔台灣站〕米巴奈山地美食坊 造訪時間:2016.12.31(六) 13:00
2016年的最後一天,吃貨團來到台東,開始為期三天兩夜的吃貨行程!首站就是位於台東市區傳廣路上的「米巴奈山地美食坊」。
從台東火車站下車已經12點半了,我們趕緊取車前往餐廳。
抵達後發現餐廳周圍幾乎被遊覽車淹沒了!門口也有一堆等待用餐的客人,似乎就是搭乘遊覽車來的觀光客。
可見此餐廳的人氣之高,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呀!
因為餐廳的停車場都被大巴士佔滿了,我們只好去附近找停車位。這大概是此行最好找停車位的一次了!
〔餐廳外觀〕「米巴奈」的建築外觀很特殊,有點像福建土樓,屋瓦又是亮眼的蒂芬妮藍。
而「米巴奈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據台東縣觀光旅遊網介紹:「米巴奈」是阿美族話裡割稻、豐收的意思。
雖然是臨時訂位,但運氣很好地還有位置。進到餐廳內一看,發現裡面很寬敞甚至還有包廂呢!而且高朋滿座,服務生們穿著傳統服飾忙進忙出,場面挺熱鬧的。
〔菜單〕幫我們介紹的那位先生說我們四個人比較建議用單點的,一整套組合我們會吃不完,而且積極的向我們介紹菜色內容,要去接待別桌時也很客氣地先跟我們打聲招呼。
單點類
合菜組合
每人一組餐具,花紋滿票亮的。
加上甜點,我們總共點了八道,來看看吧!
萬眾期待的炸蛋肉片湯(NT$300/小),看起來就是火鍋的模式,服務生說水滾之後就可以吃了。
這道不愧是必點!上面的炸蛋酥吃起來很像豆皮,滿有趣的。大白菜和南瓜很甜!連帶地整鍋湯都非常清甜!喝起來非常順口舒服,仔細品嘗有聞到淡淡的柴魚香味,應該有加柴魚熬煮。
明明天氣不冷,我也沒有很愛喝湯,這鍋湯卻讓我停不下來!簡單的肉片、豆腐和香菇也很好吃,充滿著大自然的清新甜美,真的很優秀。
這一碗實在太幸福啦!我應該喝了三、四碗吧!
後來服務生來加湯,而且加湯的水壺還有白菜和炸蛋耶,不只加湯還加料,太開心了!ヽ(✿゚▽゚)ノ(所以最後都把湯喝完吃光見底)
店家推薦的山地飯+醃魚組合,使用的木盆盛裝和木製飯匙很講究。
這個山地飯的黏性很強,質地稍硬,有點像油飯,加了一些地瓜,所以吃起來甜甜的。
後來團友們把飯加到湯裡一起吃,變成湯泡飯,意外地很對味。
醃魚使用的是鯖魚,煎得滿好吃的,也把大量的骨刺拿掉了。
鳳尾草茶(NT$65/瓶),喝起來非常像青草茶,本人是不愛這一味啦......另有洛神花茶跟其他茶類可選擇。
甘蔗芯(NT$200/小)
印象中以前吃過一次甘蔗很硬,完全咬不下去,眼睜睜地看著阿姨同事非常爽快的啃著甘蔗,我真的驚呆了。
甘蔗芯吃起來有軟化過的感覺,滿鮮嫩濕潤的,調味比較清淡,也是原住民常見的食材。
鬼頭刀魚塊(NT$280/小)
第一次吃到鬼頭刀,肉質算滿鬆軟細嫩的,蘸著胡椒鹽很好吃。對我來說是滿新鮮、特別的口感。
烤春筍(NT$50/支)
繼炸蛋肉片湯之後,最令我們驚豔的就是這道烤春筍!
因為我們有四個人,所以點四支。服務生端菜來時都會報菜名,「她說這道是烤春筍耶......不過外皮好像是......培根?」
原來是玉米筍的外層用培根包覆後拿去烤,我覺得這樣的作法挺新鮮的。
烤過之後的培根逼出些許油汁,加上火烤也逼出春筍原有的鮮甜汁液,使其吃起來很濕潤,同時保有鮮度和脆度。
學姊描述:「玉米筍讓培根不顯油膩,培根封存玉米筍原汁。」十分中肯。
春筍的香甜和培根很搭!非常好吃!
野菜(NT$120/小)
志強描述:「仍吃得到微微鍋氣,這對有加水軟化的做法來說相當了不起了,因為菜一碰水很容易就吃不出鍋氣。」
曾吃過一些炒青菜不是很油就是淡而無味。但這道野莧菜都不是,油水恰到好處,很健康。
山羌肉(NT$260/小)
筍子微微香辣、很鮮脆。山羌屬於鹿科,體型較小。山羌肉滿有韌性的,口感有點像豬肉和羊肉的綜合體。
整盤充斥著辣椒的香氣,有提味的作用,像我這種不吃辣的覺得還可以。
甜點是洛神花脆果,吃起來脆脆的,冰冰涼涼的非常清爽,酸酸甜甜的非常解膩。
﹝餐廳內部裝潢﹞
內部擺設、餐桌配色、木椅圖騰到服務生身著阿美族傳統服飾,均非常有原住民的山地風情,感覺好用心呢!
這是我們要離開時拍的,他們也即將進入下午的休息與準備時間了。
〔帳單〕加上飲料所以總共是NT$1745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★
來台東市必吃的原住民風味餐廳,看聚集在店門外的遊覽車便可見其超高人氣。餐點都採用當地新鮮食材製作,相當有特色及創意,「烤春筍」不愧還是申請專利的。
而且出菜速度超級快!即使店裡那麼忙,服務也不馬虎。如果再早點來我就可以把全部的菜吃乾淨......還有很多菜色想吃但是沒辦法吃那麼多,下次再來台東吃吧!
餐廳資訊:
米巴奈山地美食坊
地址:台東市傳廣路470號
電話:08 922 0336
營業時間:
午餐:
11:30~1:30供餐,2點打烊
晚餐:
5:30~7:30供餐,晚上9點打烊
服務費:有,5%服務費
臉書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g/taitung.mibanai/about/?ref=page_internal